第五百九十四章:时代的局限与发展_大国院士
笔趣阁 > 大国院士 > 第五百九十四章:时代的局限与发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九十四章:时代的局限与发展

  一封三千多字的信件,在长安路这间不大的会议室中掀起了不小的浪涛。

  在将原件复印了十余份分发到会议室中众人的手中后,原本争吵不断的会议在这会逐渐倒向了支持航天工程的发展。

  不仅仅是因为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和空天发动机的突破,还有写信的那个人的意见。

  作为带领华国完成可控核聚变技术,彻底改写了能源史和世界格局的战略级国宝学者,哪怕是跨领域到航天技术方向,他的意见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其他的不说,光是信件中‘论航天技术在国防领域的重要性’这一项,就足以让今天坐在这件会议室里面的高层改变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拳头大更重要的了。

  米国能在二战后横行世界,依赖的可不仅仅是自身发达的经济和石油-米元体系,还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横行于世界各地的强大航母舰队与军事基地。

  经济再发达,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那也是三岁小孩抱金砖行走于乱街上,随时可能被人抢劫。

  就如同某个半岛国家一样,财阀看似威风,但背后的股份和收益却早已经被人拿走,大半个国家都在为别人打工发展。

  另一边,金陵。

  在将自己的信件送到了京城以后,徐川便修改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将重点放到了空天发动机的研究上。

  航天研究所的所长翁筠宗虽然并非星海研究所最原始的本班人员,来自外部的聘请和调动。

  但不得不说,曾在川都航天研究机构那边担任过研发部门核心职位的他能力的确很强,也没有辜负徐川的期望。

  在给出了空天发动机的构造想法和设计思路后,翁筠宗带领着航天研究所的成员不仅完成了整体详细的设计,还利用自身原本与川都航天研究所的关系对发动机进行了部分结构的优化。

  走到了这一步,空天发动机的设计和组装已经不需要徐川操心了。

  不过在后续的航天飞机设计上,星海研究院面临的依旧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空天发动机的设计和研发,在徐院士您提供了完善理论和方向的基础上我还能勉强带领团队完成。但航天飞机的设计........恕我直言,这个我真做不到。”

  办公室中,翁筠宗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位跑过来和他沟通航天飞机的设计与制造,可以说是牛头不对马嘴。

  他是从川都航天基地中出来的没错,但专业在航天发动机领域。

  而航天飞机和航天发动机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准确的来说,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而已。

  一架完整的航天飞机,覆盖的领域太多太多了。

  如飞行器设计、推进技术、导航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传感器和仪器、材料和制造技术、飞行安全和研究、空间探索......等等等等。

  这些还都是大类,其中的每一个小类单独提出来又可以细分成至少十几个不同的领域。

  比如航天飞机的飞行器设计,就包括了大小、形状、重量、航程、载荷能力,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等等。

  其复杂程度,毫不夸张的说,比可控核聚变技术都要复杂的多。

  听到这个回答,徐川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也没办法。

  虽然他能带人完成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但航天飞机的设计制造却是完全不熟悉的另外一个领域。

  这可不是什么聚变堆炸了损失资金财产的事情,如果航天飞机出现问题,对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损失设备经费什么的,在他看来都不是事。

  但拿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去说话,就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了。

  人命关天。

  坐在沙发对面,翁筠宗思索了一下后开口道:“不过说起航天飞机的研究和设计,我有个可能合适的人选。”

  “谁?”

  徐川抬头看了一眼翁筠宗,有些惊讶的问道。

  老实说,在航天飞机领域的研究,国内并没有什么经验,甚至可以说从头到尾就没有开启过这条发展支线。

  这也是他犯愁的原因,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支撑这个大局。

  翁筠宗:“北航大学的常华祥院士。”

  要说华国完全没有航天飞机领域的经验倒也不至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因为米苏双方在太空和航空领域的竞争,华国也曾设想过发展航天飞机技术。

  比如1986年的时候,在原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航天领域组建了“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对两个主题项目“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以及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了全面论证。

  项目规划初期的时候,工业方共提供了11种方案,后续国防科工委确定了其中的5种作为备选方案。

  分别是多用途飞船、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带主动力的航天飞机、火箭飞机、空天飞机。

  在五个项目,几乎都和当时的主流,也就是米国和红苏竞争时发展的航天飞机有关系。

  毕竟那时候无论是米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飞成功,还是红苏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飞成功,都可谓是航天飞机最耀眼、最光辉的时代。

  但后面在经过仔细考量后,相关的方案请当时已经退休二线颐养天年的钱老先生看了一眼,做做把关。

  在拿到项目方案后,钱老先生认真仔细的对相关的方案进行了审核,最终在回复文件上写上了一句话。

  “应将飞船案也报中央。”

  这句话指的是米国爆炸后解体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1986年1月28日,全美电视直播“挑战者”号升空的全过程,在挑战者顺利升空73秒后,航天飞机在高空中发生了剧烈爆炸后,随后开始了解体。

  这一次的事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在当时成为了赫赫有名的‘飞船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ge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ge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