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知否,知否_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笔趣阁 > 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 第269章 知否,知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9章 知否,知否

  回到自己庭院之中的李清照坐在了院落中的亭台下,看着自己庭院之中的美丽景致,心情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因为杀戮而紧绷的心也在这一刻松弛了,突然生出一种疲惫感。

  将手中的宝剑放在一旁,却见跟在身后的两个丫鬟却小心翼翼的不敢去取桌子上的宝剑,若是在平时,每当李清照练完剑之后,两个丫鬟都会将宝剑擦拭一番。

  然而此时的宝剑却已经饮过鲜血,有一股无形的煞气弥漫,让她俩不敢靠近。

  李清照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两个丫鬟,此时的她心中却有了更加的疑惑,想到了刚被在街道之上听到了对大宋如今局势的讨论,让她疑惑此时的大宋究竟如何!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此时的大宋在兵锋之上,恐怕远远弱于大唐,甚至连辽国都打不过,被迫给西夏送上岁币,以祈求他国的不攻打。

  所以,虽然此时的大宋虽然表面上繁华,但是并不强大,犹如一杯美羹,时刻都会被他人分走。

  李清照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颓丧之色,如此看来,恐怕大宋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想到这里,李清照不禁看向一旁的神鸟,神鸟洁白的翎羽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显得格外的耀眼,但是只有自己能够看到。

  她不禁开口询问道:“神鸟,不知你对此时的大宋如何看?”

  “大宋……”

  听到李清照的询问,白止开始思考。

  因为大宋建立之初,自己并没有出手干预,所以,此时的大宋和历史之上的大宋非常相似,虽然在一些细节之处也有不同,但是大势不变。

  若是没有意外,恐怕靖康之变也会发生。

  当然,白止是不允许这个华夏耻辱发生的!

  “大宋与其他国家想必,已经是落后于人,恐怕……打不过他国!”

  白止说道。

  而听到神鸟的话,李清照却再次询问道:“不知神鸟可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

  “自然有……”

  白止说道。

  当然,若是让大宋自己去改革,那必然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出现非常强势之人,裹挟大势,给大宋下一剂猛药,才能使得大宋能够回光返照。

  能够同金国再次相持一段时间,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因为没有白止的插手,此时的大宋已经具备了封建王朝的所有特征:官僚集团、士绅集团、权贵阶级,再加上大宋只知道发展商业,虽然大宋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要富有,但是这种富裕却显得如此飘渺。

  大宋的富,主要集中在上层阶级上!

  真正能够改变的,便是让一个锐意进取、开明的人成为新的大宋皇帝,将大宋的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不再贪图享受。

  同时,这个皇帝还要真正的掌控军权,并且给军队松绑,不要以文官束缚武官……

  白止看向李清照,道:“……那便是拥立一位真正锐意进取的新君!”

  旧有的皇帝以及其代表的官僚集团已经腐朽了,需要将其祛除,然后替代!

  听到白止的话,李清照并没有表现出太过震惊,似乎对于这个结果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是啊,聪慧的她,岂能相信现如今大宋文官所粉饰的太平盛世、大宋强盛?

  她也看清了一定的本质。

  往往贪官污吏横行,并不是有上位者蒙蔽皇帝,真相往往是这个皇帝也是一个只知沉迷荣华富贵享受的无能之辈。

  所以,又能如何呢?

  此时的大宋恐怕也是如此,在李清照看来,又该如何帮助大宋强大起来?

  接下来的几日,李清照并没有再次出门,而是呆在家中,安静的成为一个才女。

  庭院之中春雨朦胧,洒在庭院中的花圃里,湿润了鲜花,将窗外的海棠花也淋湿了。

  李清照坐在窗棂之前,目光静静的看着窗外,海棠花在细雨之下轻轻摇曳,变得更加娇嫩欲滴。

  而在她身前的桌案上,放置着一些古籍,在家中的一段时间,她沉浸在古籍之中,想要从古籍之中寻找解救大宋的办法。

  若是大宋继续如此沉沦下去,恐怕迎接大宋的将会是灭亡!

  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姑娘,下雨了,天有些凉了,是否要加上一件衣服?”

  雪梅从外面走来,然后来到李清照身旁轻声提醒道。

  而另一边的青竹循着李清照的目光,看到了窗棂之外的海棠花,随即道:“海棠花开得也很美。”

  “不必了!”

  听到雪梅的话,李清照微微摇头,随即看向青竹,问道:“近几日父亲可否入宫?”

  “回姑娘,这段时间老爷也经常出去,但是并不是进宫当值,并且每日老爷眉头紧锁,似乎有心事……”

  青竹皱眉回想,然后斟酌语言说道。

  听到这里,李清照也想起了之前自己的父亲的确许久没有当值了,恐怕是在官场上也遇到了难题。

  李清照下意识的皱眉,想到了一月之前自己出去踏春之时发生的事情,心中有些怕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所知,最终连累了自己的父亲。

  不过李清照又摇头,毕竟当时所有人都已经死了,也不会有人知道是自己杀了那些的。

  “雪梅,去取来一些酒来……”

  许久都未曾饮酒了,窗外细雨绵绵,闲来无事,李清照也想要饮酒。

  “是!”

  雪梅麻利地取来了酒,然后李清照一口一口地喝了起来。

  白止看着窗外的细雨,想起了这一段时间少女所忙碌的事情。

  “大宋……”

  大宋是华夏诸多王朝之中,最为懦弱无能、无骨气的王朝,自从大宋建立之初,便是被外族之人欺负。

  靖康耻,二帝北狩,帝姬流落民间,成为风尘女子。南宋在长江之南苟延残喘,最终还是被蒙古的铁骑所践踏,崖山海战之后宋朝灭亡!

  华夏这片土地第一次被外族人所统治!

  其实白止的解决方法便是以神鸟的身份进行干预大宋朝廷,以强大的武力彻底改变大宋,最终实战使大宋强大的目的。

  不过,此时的李清照却出乎了白止的意料,在白止原先看来,李清照不过是一个千古才女,精通诗词歌赋罢了!

  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影响,却也关心家国大事!

  不,原来的李清照也关心家国大事!

  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让多少男儿不禁满面羞愧?

  只不过原来的李清照没有相应的能力罢了!

  但是现在的李清照却不同了,现在的李清照身体素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又精通剑术,加上聪慧的她,岂能不会在其他方面有着更高的建树?

  白止决定看看,看看这一次的李清照会有什么变化,同时也决定不直接出手干预大宋,而是通过李清照,去改变大宋……

  ……

  李清照爱饮酒,奈何酒力不胜,不到几杯便有些微醺,似乎是心中有事,手中酒杯不知停歇,不到片刻,便醉倒在了桌案上。

  “姑娘?姑娘?”

  两个丫鬟连忙上前,发现李清照醉了之后,便搀扶着李清照到了床榻之上,放下竹帘,换上门窗,让李清照好好沉睡。

  就在这时,外面雨声中突然传来脚步声,刚服侍李清照睡去的两个丫鬟看去,“见过老爷!”

  竟然是李格非匆匆而来,将手中的油纸伞收起,看到已经关上了房间门,又看向青竹手中的酒壶,问道:“清照醉了?”

  “回老爷,姑娘已经睡去。”

  青竹点头,回答道。

  说着,王氏也从外面走进来,听到两人的对话,不禁道:“老爷,等清照醒来再说吧,毕竟朝廷也不可能现在就将我们赶出汴京城。”

  “同时,老爷想想是否还有什么解救之法?”

  听到王氏的话,李格非却一脸颓丧地摇头,道:“已经没有解救之法了,官家已经下令,勒令昔日旧党之人,不可再停留在汴京城,甚至子女也不可在太学之中学习了……”

  两人低声说着,随即一同走出了庭院

  雪梅和青竹听着夫人老爷的话,心中疑惑,但是也明白,恐怕将有大事发生。

  白止也看向李格非离去的背影,心中已经想到了什么。

  天空阴沉,缠绵细雨依旧再下,带来了浓重的凉意,让人不禁缩了缩身子,然后快速回家添衣。

  淅淅沥沥的声音已经成为了这片天地的全部,似乎其他的嘈杂之音都已经消失,当然,细雨的淅淅沥沥之声却也让人感到宁静。

  李清照缓缓醒来,睡眼惺忪,伸手纤纤细手微微轻柔,然后坐了起来,一头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散在肩头,一根简单的发簪是却也衬托出她娴静的气质。

  似乎是醉意仍然未曾消退,让她站起来的身子有些摇晃,而坐在房间之内正在打瞌睡的雪梅被李清照声音惊醒,然后连忙走过来,“姑娘,你醒了!”

  “嗯!”

  李清照微微点头,雪梅随即过去将窗棂打开,外面青竹也正在卷起屋檐下的竹帘,原来,雨已经小了。

  她想起来窗棂之外的那几株海棠花,突然问道:“外面的海棠花如何?”

  细雨吹打之下,也应当凋零了吧?

  “依旧美丽呢,姑娘!”

  雪梅当即回应道,同时,还是拿起梳子为李清照梳着凌乱的发丝。

  “依旧吗?”

  李清照来到窗棂之前,向外看去,却发现海棠花已经凋谢许多,地上落下了许多花瓣,在雨水之下,犹如落入污,让人惋惜。

  见此一幕,李清照不禁摇头,看了一眼一旁的雪梅,雪梅当即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不过却也安静的为李清照梳头。

  同在桌案之上,李清照心中一动,放花了拿起一旁的毛笔,然后提笔写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旁的雪梅看着自己家姑娘提笔写下的诗词,当即细细品读,然后脸上露出了赞叹之色。

  “姑娘所作的词若是传出去,姑娘的才女之名应当更加名副其实!”

  之前李清照的才女之名就已经在汴京城内小范围传播开,但是接下来李清照也没有诗词拿出,故而才女之名也渐渐淡去了。

  这也是雪梅如此说的原因。

  外面卷起竹帘的青竹也走了进来,看到了李清照所作的词,自然是一阵赞叹,随即又道:“姑娘,就在姑娘睡下之后,老爷夫人来了……”

  “哦?那父亲母亲可曾说了什么?”

  李清照放下毛笔,然后起身问道。

  “并没有,就是……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青竹皱眉,回想之上李格非以及王氏的反应,如此道。

  “我知道了!”

  李清照脸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随即起身向外面走去。

  李清照当即向前院花厅之中走去,不过还没到花厅之中,却见到庭院之中却有许多下人正在搬运东西,似乎将要搬家一般。

  李清照心中疑惑,不过来到花厅之中时,却见到自己的父亲母亲都在,甚至于连在太学之中学习的弟弟李迒都回来了。

  看到李清照过来,李格非当即道:“醒了!”

  “见过父亲母亲!”

  李清照微微行礼,随后才问起外面是什么回事。

  “我们就要离开汴京城了!”

  “什么?!离开汴京城?”

  听到自己父亲的话,李清照一脸疑惑,不知道自己父亲为何要离开汴京,毕竟自己也刚刚来到汴京没多久。

  “发生了什么?父亲为何要离开?”

  看到自己的姐姐不知道一旁的李迒却解释道:“姐姐,如今官家下令,让曾经的旧党之人必须离开汴京城,甚至于连旧党之人的家人也不能留在汴京城中!”

  李迒年轻的面孔之上满是愤懑,显然对于朝廷的命令很是愤怒。

  “旧党?!离开汴京城!!”

  听到这里,李清照心中已经明白了。

  自从王安石变法以来,变法起起伏伏,今日施行,明日废除,更不必说此时的皇帝还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只知道想享受荣华富贵,大兴土木,建造宫宇。

  并且还洗好书法,也正因为如此,蔡京投其所好,谄媚皇帝,更是在朝堂之中权势一手遮天!

  “父亲……”

  李清照看向一旁的李格非,李格非也不禁一叹,道:“朝廷之中丞相进言,陛下决定驱逐旧党之人,但是也没有支持变法,甚至连一些新党之人也惨遭贬谪了……”

  闻言,李清照心中不禁迷茫,这大宋究竟怎么了?

  这大宋的皇帝究竟怎么了?

  难不成真的要想神鸟所说,只能行改立之事,才能保证政令的唯一施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ge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ge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